【本文作者】鄭文裕中醫師 【本文作者服務診所】信德中醫診所 【文章分類】臨床經驗 發表日期:2008-10-31 點閱數:25776
【文章標題】桃核承氣湯加味治療腸沾粘
桃核承氣湯加味治療腸沾粘
最早以桃核承氣湯為主方治療腸沾粘是七年前的事了,當時剛畢業年餘,有幸與賴東淵老師共事,跟著老師學習,從賴老師處學到不少桃核承氣湯的妙用。
有一次一位術後腸沾粘的女性前來診治腸沾粘引起之腹痛。問其現病史,其腸沾粘引起之腹痛服小承氣湯加桂已六個月,自述每次一吃藥就拉,拉了就不痛,不拉又痛,但是總比未藥好,然而連服六個月下來,唇口黧黑,面色無華。
望診見其舌有瘀象,腸沾粘處當有瘀血證,思《傷寒論》第106條:「太陽病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,下者愈。其外不解者,尚未可攻,當先解其外。外解已,但少腹急結者,乃可攻之,宜桃核承氣湯。」乃用桃核承氣湯加健脾、行氣之藥。用桃核承氣湯治蓄血證,佐健脾藥以制其瀉,因病人已唇口黧黑、面色無華,需健運其脾胃,乃能任桃核承氣湯之攻下。3天後病人回診表示腹已不痛,且服藥無瀉下之症狀。以後按此法治腸沾粘腹痛,往往效如桴鼓。
按《傷寒論》原文之精神,桃核承氣湯乃為蓄血症而設,蓄血症主要見證為「其人如狂、少腹急結」,病機為瘀熱互結,絡脈不通,治當用桃核承氣湯。方中大黃與諸藥同煎,取其蕩熱逐瘀之意。只要抓住蓄血主症「如狂、少腹急結」,不論是本文提到的腸沾粘,如精神分裂症、閉經、攝護腺炎(或癌),病雖不一,皆可治療。
【內容來源或主要科學文獻依據】醫師自行發表 【轉載本文請取得原作者同意】 |